明英宗御敕张三丰造像,如今珍藏在武当博物馆。
600年前的明朝,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,并塑像祀奉,派官员洒扫,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600年间,这座蕴含美丽传说的遇真宫命运多舛,东、西两宫在清末坍塌;1935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,百余间华屋被淤土埋没,变成一片平地,只留下山门内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;抗日战争时期,为避免大批落难儿童遭受日本的奴化教育,宋庆龄的秘书罗叔章携500名难童在遇真宫生活了几个月,后安全转移至重庆;2003年1月19日的一场意外大火,遇真宫大殿被烧成灰烬……
600年后,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后,遇真宫将可能被库水淹没,国家文物局决定将其原地整体顶升15米。
皇帝为一名道士营造的宫观
张三丰是中国道教史和武术史上的一个神奇人物。
史料中记载,明洪武初年,张三丰来到武当山黄土城附近开设会馆,教授徒弟。这是他千辛万苦寻来的一块宝地。当年,他神游八百里武当,看见此处山势层叠起伏如宝椅状,九渡涧环绕其间。武当山脉至此,千峦收敛。于是,张三丰在此处结庵修练。
他演创的武当拳,名振天下,后经历代宗师的不断演进发展,最终成为中华武术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之一。因张三丰被奉为武当武术的祖师,遇真宫亦被历代武当拳弟子崇敬,并在此习练拳术。
张三丰在武当山时曾说,此山异日必大兴。几十年后,明成祖果然大修武当。后来,张三丰离开武当山,不知去向。
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都曾下诏遣使求访张三丰其人。但事与愿违,谁也没能访到有“长生久视之术,超凡入世之功”的张三丰。
在无数次追寻以失望告终后,明成祖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心。为表达其诚意,明成祖亲自下令建造了遇真宫(1412年—1417年),院落错落有致,环境幽雅。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、东西配殿、左右廊庑、龙虎殿、真仙殿等建筑。并谕敕张三丰祀像一组置于大殿正中,供人朝拜。
至高无上的皇帝为武当山的一名道士建造宫观,并塑像祀奉,派官员洒扫,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遇真宫也因此成为武当道教浓重的一笔。
明朝天顺三年(1459年),明英宗御敕张三丰造像一组,其冶铸质地、雕塑艺术及工艺之精尖与金殿内真武组像有异曲同工之妙,均属明代艺术精品,是武当山存留的国宝级文物。
坐北朝南的遇真宫,地势平缓。这本是道家梦寐以求的宝地。辉煌时宫里共有200余间殿宇道房。然而,到了清末,这座蕴含美丽传说的宫殿,东、西两宫轰然坍塌。
1935年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,遇真宫百余间华屋被淤土埋没,变成一片平地,只留下山门内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,专为接待各方挂单道士和客人,道人称它为“前宫”。多少年来,崇台遗址埋在一米多深的地下,唯有赭红色的宫墙依旧矗立。广场东西对称而立的石门分别为东华门、西华门,是东西两宫的大门。龙虎殿内空落落的真仙殿等了600多年,始终没有等到仙人的造访。
遇真宫遗址——布局与北京故宫极为相似
抗战期间为难童避难场所
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为避免大批落难儿童遭受日本的奴化教育,由爱国人士沈钧儒、郭沫若发起在武汉组成战时儿童保育会,在全国各地收留难童。
1938年春,“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”准备由武汉撤迁至均县(今丹江口市)草店武当山遇真宫。同年5月,经邓颖超推荐,宋庆龄的秘书罗叔章出任湖北均县第一保育院院长。
均县第一保育院设在群山环抱的道观遇真宫里,由于偏僻荒凉,这座道观躲过了日本飞机的一次次轰炸。
1939年初一个大风雪天,罗叔章拿着均县第一保育院院长的委任状,辗转各地终于来到遇真宫。此时正值隆冬季节,积雪将群山与大地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。当她推开宫门时,眼前的遇真宫呈现着一片惨景:道观里到处是马粪杂物,脏乱不堪。前后院的殿堂里、廊檐下挤满了难童……
当罗叔章看到500名难童和100名教职员工挤在一起,都穿着单衣,饿了没有足够充饥的食物,病了得不到治疗,心疼极了。她拿着委任状找到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,请他解决粮食与被服,还找当地有威望的士绅解决医疗问题。经过全院员工3个多月的努力,使原来的第一保育院改变了面貌,儿童得到基本的照顾,身体逐步恢复健康,各种教育活动也开展起来。
保育院成立了“草店儿童剧团”等团体,通过开展文艺活动,宣传抗日救国。一直到1939年4月15日,罗叔章才奉命和老师率近500名学生离开遇真宫,于5月2日到达重庆。
遇真宫原貌。张三丰曾在此开设会馆,教授徒弟
考古为复建提供宝贵资料
2003年1月19日晚6时40分,遇真宫古建筑群突发大火,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,大火被扑灭,然而遇真宫主殿已化为灰烬。
火灾联合调查组经勘察认定,火灾原因是租用遇真宫的陈逵文化武术影视学校工作人员用电不当,导致电灯烤燃其它物品而引发了火灾事故。
不幸之中的万幸是,被焚前的武当山遇真宫资料,居然在华中科技大学资料室存有“备份”!早在1990年,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良皋教授带领一批师生,对遇真宫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测绘。当时留下的数据和图表,在师生们返校后进行手工整理,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图表和数据。
遇真宫主殿被焚后,有关方面一直在酝酿复原问题,而实际的测绘数据是必要条件。
事实上,遇真宫在遭遇大火之后的修复方案早在2004年左右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。因南水北调工程实施,修复方案一直搁置。
遇真宫位于武当山特区遇真宫村,背倚风凰山,面对水磨河,左为望仙台,右为黑龙洞,山水环绕如护城,故有“黄土城”之称。海拔高程160米。遇真宫主体由中宫、西宫和东宫构成,平面呈曲尺形,宫墙周长697米,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。现存宫门、宫墙、龙虎殿、真仙殿残迹、配殿、廊庑、斋堂、耳房、金水桥等地面建筑,多属中轴线祭祀区(中宫)的主体建筑。
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遇真宫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、历史和艺术价值。同时,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文物保护项目之一,其保护意义十分重大,必须使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遇真宫保护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程度。
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,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遇真宫西宫进行整体挖掘,发掘区域南北长约126米,东西宽约76米,发掘面积达9500平方米,比较完整地揭示出西宫的建筑遗迹,出土了铜铸镏金真武神像、明代金砖、筒瓦、板瓦、沟滴、石艺术构件等。
通过考古发现,遇真宫西宫建筑规模庞大,遗迹丰富,遗迹之间的关系复杂,早期为明初至明末用青石材料修建和扩建的有布局规整、等级严格、用料讲究、开阔的富丽堂皇的明皇家道观;晚期为清至民国年间不断修葺的以青砖为主的材料修建的杂乱无章、随意改建、毫无法度、建材简化的普通道观。
遇真宫为圆点演绎太极传奇
2011年12月6日,武当山·太极湖携手好莱坞国际顶级制作团队共同打造《太极传奇》——太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签约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。
有人说,这是古老东方太极文化与现代好莱坞大手笔制作的邂逅。这将是一场国内有史以来投资最大、手法最新的山水实景视听盛宴。
《太极传奇》——太极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以武当山脚下的遇真宫为圆点,辐射周边5公里范围的区域,项目总投资22亿元,主要打造文化乐园的武当功夫城、养心养身的太极学院、文化体验的太极古镇和太极功夫实景演出《太极传奇》等四大太极文化产业项目。其中,投资规模最大、手法最新的实景演出《太极传奇》总投资10亿元,计划2013年公演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