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李之勤 官开华 陈 懿
A
南北朝:
上津建制变化频繁
从公元420年刘宋建国到公元589年陈灭亡,历史上称为南北朝时期。在这期间,中国南方先后经历了宋、齐、梁、陈四个王朝;北方存在过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齐和北周。在169年的时间中,南北形势犬牙交错,王朝政权更替频繁,位于中国中部、处于南北前沿的上津经常在变更隶属关系,频繁建立郡县。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,我们将镜头从公元420年稍稍往前拉几年,主要目的是完整介绍巴渠郡。
据《历代行政区划》:“巴渠郡,东晋义熙十年(公元414年)侨设在晋兴县,属梁州。”这是上津第二次设郡。这一次设郡是东晋王朝所设,性质是“侨郡”,治所在晋兴(上津)。“侨郡”是什么意思呢?
侨郡,即侨治的郡邑,是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,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,所以叫“侨”。侨郡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很盛行,始作俑者是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睿。司马睿原本是西晋王朝的琅琊王,琅琊的位置在山东临沂。公元317年,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的拥戴下在建康(今南京)即位,史称东晋。在晋元帝司马睿由琅琊迁往建康的时侯,琅琊人随司马睿过江者达一千多家,这些人群居且习俗不变。为了安置好家乡人民,元帝在太兴三年(公元320年),侨立怀德县于建康,以安置这些琅琊侨民,但侨民思乡仍浓。于是成帝司马衍咸康元年(公元335年),又在江乘县(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里)境内侨立琅琊郡,为了和北方的琅琊郡区别,称为南琅琊郡。北方的琅琊郡有临沂县 (琅琊王氏就是这一县的人),南琅琊郡领邑下也侨立一个临沂县(在江乘界内),这也是侨郡、县的创始。到了南北朝时期,侨置的性质也变了,往往因流民而设置。
关于上津的巴渠郡,过去许多地方志书认为是刘宋王朝所设,但《历代行政区划》更权威。《十堰市建制沿革》第51页:东晋义熙十年(公元414年),分魏兴郡立巴渠郡,属梁州,领晋兴、巴渠二县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289页记载同样内容。据专家分析,当时到上津的流民很多,所以设立巴渠郡,郡下面设两个县,一个是以本土居民为主的晋兴县,一个是以流民为主的侨县巴渠县。
在这一次设郡中,把公元397年晋安帝命名的上洛县改成了晋兴县,名字改了,隶属关系改了,所以,这一次重新命名为晋兴县是上津的第11次建县。
公元420年,巴渠郡隶属刘宋政权梁州,治所仍在晋兴县 (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360页)。《十堰通史》第161页的《南朝(宋)十堰郡县图》清楚标明了巴渠郡的位置,就是今天的上津。
上津第12次建县,是北上洛县。东晋、刘宋交替之际,侨郡县很多,时间一长,社会矛盾加剧。孝武帝大明三年(公元459年),刘宋朝廷决定乃分实土郡、县,以为侨郡县境,即所谓土断也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“而以陕南之原侨上洛郡为北上洛,侨长利者为南上洛”,“南北二上洛定治于长利”。北上洛在哪儿呢?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330页:“郧西县西一百四十里上津古城,为宋北上洛县治,宜是原侨北上洛郡之属县,或即郡治。”依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书中内容及第362页的图示,此时北上洛和晋兴还是并存的,只是北上洛在晋兴(上津)的西边。北上洛县确认了,那么北上洛郡呢?
上津第三次设郡是公元464年,即孝武帝大明八年,刘宋设州、郡两级政府。设北上洛郡,保存北上洛县,撤晋兴县,治所上津。南、北上洛郡统属梁南秦二州。《宋书·卷三十七》:“孝武大明中,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。徐志雍州有北上洛、北京兆、义阳三郡。北上洛,晋孝武立,领上洛、北商、酆阳、阳亭、北拒阳五县。”
上津第13次建县,兴晋县。刘宋后废帝元徽四年(公元476年),南、北上洛郡合侨立于郧乡县西(原长利县),于上津复建兴晋县,隶梁州巴渠郡。
这里又一次出现巴渠郡。前面介绍,上津第二次设郡的时候,巴渠郡不是在上津么?细心的读者会发现,第一,在上津设立的巴渠郡是侨郡;第二,既然名叫巴渠郡,那么“巴”就应在四川。其实,在上津被命名为巴渠郡的时候,在宣汉(四川达州)早就存在着巴渠郡,这是上津巴渠流民的原籍所在地。
上津第13次建县的过程是:在上津复建兴晋县,隶属于梁州巴渠郡(治所四川达县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巴渠郡,领县七:宣汉、始兴、巴渠、东关、始安、下蒲、晋兴。晋兴县在哪儿呢?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338页:巴渠郡……晋兴县,在郧西县西北境,魏之平阳县也。
上津第四次设郡,北上洛郡,这是上津第二次设为北上洛郡,历史上称这时的朝廷为南朝萧齐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380页:北上洛郡原属梁州,齐高帝建元二年(公元480年),南、北上洛郡分设,北上洛郡方改属雍州。北上洛郡所辖6县,所增5县均在陕南,“惟侨上洛县于上津为二郡治”。但按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,南朝萧齐的北上洛郡属梁南秦二州。这时上洛县与兴晋县并存(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413页)。在这次建制过程中,北上洛郡“所增五县”,职能和范围变动太大,新政权完全重新建制,所以是上津第四次设郡。
公元502年,萧齐宗室萧衍称帝,皇帝虽然也姓萧,但国号已改,政权已更替,但这时上津叫晋兴县,隶属梁国梁州。
公元503年冬,梁国梁州刺史翟远投降北魏,兴晋县(上津)由南朝萧梁改属北朝北魏东梁州管辖。东梁州治所在今天陕西省石泉县东南石泉嘴。
梁武帝大同元年(公元535年)冬月,北朝北魏东梁州刺史元罗降梁,兴晋县(上津)重归南朝萧梁。这时,北魏已统治上津这一地区32年了。
从公元480年到535年,上津经历几次政权更替,多次改变隶属关系,旧志把每一次更替作为建县次数。但专家们认为,这几次变化过程中,上津属地没有多大变化,不应作为建县次数。
上津第14次建县是梁武帝大同四年(公元538年),兴晋县改名为上津县,作为地名,上津第一次命名为上津。此时,距汉初大臣叔孙通被封为上津令已经738年了。《康熙字典》:汉上津令稷嗣。叔孙通号稷嗣君,上津令只是封号,并不是县令。
这一次兴晋县改名为上津县时,北上洛郡的治所也转移到上津县。
上津第一次置州是公元545年,梁武帝大同十一年,萧梁改北上洛郡为南洛州,治所上津,州领上津一郡,郡领上津一县。在这次建制中,上津第一次命名为上津郡,这也是上津的第五次设郡。
“州领一郡、郡领一县”,这样独特的建置,《舆地记》、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既有记述,也有分析。下面介绍的后续建制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。
上津建制存在一个疑问,就是淯阳郡是否曾在上津设置过。《上津建制沿革》中有这样一段介绍:“北朝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 (公元551年)派大将王雄平南洛州,取魏兴郡,建黄土县,辖今上津西南部一带,在今上津设淯阳郡,统辖该区域。”这段史实主要说了两件事,一是王雄平南洛州,这件史实是真实的。正是这段史实,说明了在萧梁统治时期曾设上津郡。 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502页: “《舆地纪要》梁置上津郡,治上津。……据 《周书》王雄平上津、魏兴。是梁有上津郡。” 《上津建制沿革》这段话所说的第二件事是在上津设立了淯阳郡,这不是史实。事实是淯阳郡是设立了的,但没有资料证明在上津。查 《四库全书》等各种典籍,均无记载。
上津第六次设郡。北朝西魏统治上津及周边地区虽然时间短,但仍然建制频繁。西魏废帝二年(公元553年),西魏朝廷设上津郡,直辖上津县。同时,在上津县东70里(今黄云铺)设开元县,旋即改为开化县。上津郡辖上津、漫川、开化三县。新政权的新上津郡属地、辖地及职能发生重大改变,所以是上津第六次设郡。
上津第二次置州。北朝西魏废帝三年(公元554年),上津设上州。《上津建制沿革》、《郧西县志》第79页介绍说上州建制的时间是后周武德元年(公元572年),此说谬误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之一百四十一《上津县》:“本汉长利县地,……梁改为南洛州。后魏废帝三年为上津,以晋时于此置洛津戌为名,仍于州置上津郡及上津县。”
公元557年,宇文护迫使北魏恭帝禅位于周,宇文觉为大周天王。一开始,上津郡仍属上州,公元562年,废开化、漫川并入上津郡。这时的上州领一郡二县,治所已不在上津,“州治长利(郧西)”。后来又并丰利郡入上津郡。
正当上津郡的规模日渐扩大的时候,后周末期,上津郡降为上津县,并入洵阳郡。
B
隋唐至宋元:
上津从繁华到萧条
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,787年的时间中,上津忽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,忽而觉得时间太过于漫长。大唐歌飞,汉唐古道上的上津酒肆林立,幸福的日子当然过得很快。金兵南下,烧杀抢掠,多少屈辱,多少血泪!
西方的史学家认为,中国封建王朝最强大的两个王朝,除了秦朝就是隋朝。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战乱,隋朝初年,百废待举。面对机构繁多、民少官多的现象,大臣杨尚希上书隋文帝,直言“十羊九牧”,隋文帝决定撤并州、县。因为此项工程过于庞大,所以从隋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到大业二年(公元606年)期间,州、县分合不定。
上津第三次置州,上州。开皇三年,上津县脱离洵阳郡管辖,于上津重新设置上州,下辖上津一县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616页的说明中,这次建置中没有郡,只有上津县。此次建置上津县,是第15次建县。州直辖县,当时是特例。
仅仅过了14年,大业三年 (公元607年)四月,大隋罢州置郡,仍然推行郡县二级政区,位于上津的上州被废,存上津县,隶属上洛郡。上洛郡治所在今天陕西商县,统五县,惟有上津在今十堰境内。上津县属上洛郡,上洛郡属豫州(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628页)。在此次区划中,上津在隶属关系上由隶上州改为隶豫州,属地和辖地变化太大,专家们认为是又一次新建县,被认为是上津第16次建县。
上津第七次设郡,上津郡。隋末恭帝义宁二年(公元618年),大隋复立上津郡。
上津第四次置州,上州。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》第176页:上州,隋大业初废,唐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复置。
上面两次建制中,上津郡和上州的设立都是公元618年,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当时的情况是,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形势的发展使上津的军事位置凸显,于是大隋王朝把上津县升格为上津郡,而李唐王朝得到上津后则更进一步,升格为上州。两次建制,同一年所为,但是两个不同政权所为。李唐这次在上津设上州,领上津、丰利、黄土、长利四县,管辖范围都在今十堰境内(《十堰市建制沿革》第82页)。
唐朝初年,为了安顿归附的各路英豪,高祖李渊大搞封官许愿,割置州县,数量竟然超过隋朝一倍。如此形势,不得不加大裁撤。武德八年 (公元625年),“废上州,丰利来属。”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,上津属于山南道,后来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,上津到底属哪个道呢?
过去,许多旧志资料认为这时的上津属山南东道,包括《十堰通史》也这样认为。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第五册也认为如此。其实,这种表述是不准确的。
《四库全书·史部·地理类·总志之属·元和郡县图志·卷二十三》对山南道的情况作了注释,“山南道。……又旧唐书地理志:山南西道有商州即上洛郡,其县曰上洛、丰阳、洛南、商洛、上津。”但多位专家最新考证,公元627年,大唐重新区划、上津重新建县后,由原隶山南东道划改为山南西道管辖。
唐朝以前的南北朝、隋朝,上津几次设郡、置州。初唐自武德元年上津设上州后,不到十年时间就废掉了。大唐版图辽阔,要塞、要津无数,上津似乎被遗忘。但历史的机缘巧合,使上津受到李唐王朝三位皇帝的垂青。
第一位关注上津的皇帝是唐玄宗。天宝十四年(公元755年),“安史之乱”爆发,叛军直逼长安。天宝十五年六月,唐玄宗匆忙率宦官及杨贵妃等从长安西逃。行至马嵬驿(今陕西兴平西),禁军哗变,杀杨国忠,玄宗被逼缢杀杨贵妃,军情始定。逃到陕西扶风后,刚想喘几口气,军需物资紧张,而能抵扶风的各个交通要道均已堵死。逃到四川成都后,物资更加匮乏。万般无奈之际,薛景仙平叛,开辟了一条新的物资通道,即“江淮奏请贡献之蜀、之灵武者,皆至襄阳取道上津路抵扶风。”这条以上津为中心节点的战略通道效率如何呢?《资治通鉴》说“道路无雍”,畅通无阻。
第二位关注上津的皇帝是唐代宗。唐代宗时,作为沟通南北战略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支点,上津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。为此,朝廷特派商州刺史、金商均房等州观察史李叔明兼任上津转运使,上津令郑密甚至专门负责物资转运、水陆漕运工作。
第三位关注上津的皇帝是唐德宗。公元784年2月,由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联络朱泚反叛,唐德宗不得不再次逃往山南西道的梁州(今陕西汉中)避乱。一直到7月酷暑,唐德宗才因为李晟在5月打败朱泚收复京师而重返长安,结束了颠沛流亡的生活。在长达半年的时间中,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皇族们真叫一个苦字。由于走时是早春,天气还比较寒冷,没有准备夏天的衣服,到了6月份汗流浃背的时候,大臣、太监和宫女们还穿着冬天的衣服。为了改变这一窘迫状况,曹王李皋“数次遣使贡献”,总因“江淮路绝、贡献商旅不通”而无果。无奈之下,德宗皇帝诏李皋置邮驿,从此,“盖南北多故,从江汉而达梁、洋,必取道上津也!”(《读史方舆纪要》)
正因为上津如此重要,许多史学家总想在这些史料中挖出上津在唐代设省级建制“道”的成果,就目前的证据看,尚显不足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台湾著名教授严耕望撰写《唐上津道考》,详论唐时上津道的重要性,但没有证明出上津是“道”一级的建制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本文作者之一、西北大学教授李之勤撰写的《论唐代的上津道》,比《唐上津道考》资料更丰富,也没有证明出是省级建制。“上津道”的名字是存在的,重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,《南山谷口考校注》等典籍中的古地图也明确标明上津道,就是缺乏省级建制的关键证据。《十堰通史》第183页,“(唐代)十堰境内有上津关内道”的说法同样无考。
五代乱世,比南北朝更甚。欧阳修 《五代史·职方考》曰:五代乱世,文字不完,而时有废省,不可考究其详。后梁时期,上津县虽然仍属商州,但改由感化节度使管辖。这是上津的第17次建县。后梁以后的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四个朝代,虽然朝代更替,理所当然地存在建制机构,但是无据可考,就不作建制次数。
两宋时期,朝廷建制是全国分路,路下设州。北宋熙宁五年(公元1072年),分陕西路东部置永兴军路,治所在京兆府(今西安)。宋徽宗政和元年(公元1111年),以郧西钖义山为界,以东为郧乡县,隶京西南路均州;以西为上津县,属永兴军路商州。这次建县是上津的第18次建县。
宋人南渡后,上津又成为宋金南北交战的最前沿。南宋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,金兵南侵时,由商州过上津、洵阳到达兴元府(今汉中)。金人所到之处,“极目灰烬,所至残破,十室九空,城市乡村,搜索殆尽。”上津惨遭蹂躏。所幸金人只是经过上津,并没有占领上津。后来多年的拉锯战中,金人索要上津未果。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(公元1143年),划上津县(辖小鹘岭南一带)归金州(今安康),属利州东路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711页:(金州)(绍兴)十三年隶利州路,又以商州上津、丰阳两县来属。这时,上津的建置是利州东路金州上津县。经过多次劫难,残破不堪的上津几乎被南宋重新建制,被专家认为是上津的第19次建县。绍兴十六年,撤丰阳县并入上津县,仍隶属利州东路。同一年,宋金“和好成,以鹘岭关、卓驮平为界”。在这一次割让中,南宋“乃割秦商之半,存上津、丰阳、天水三邑”。在宋金多年的战争中,处在夹缝中的上津改隶属、改辖地,但一直属于大宋。
元朝一统天下后,采取的是行省——路——县的体制。上津的建制落差很大。
上津第20次建县。元朝初年,元朝廷改金州隶利州路为兴元路,下连三县,洵县、平利县、上津县(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753页)。此时的上津,约今日之郧西县(《十堰通史》第257页)。
元成宗大德六年(公元1302年),上津县以户不及额降为镇,隶商州奉元路。元明宗至顺元年 (公元1330年),上津一带划归郧县,隶均州襄阳路河南行省。
C
明朝以后:
上津数度建县
大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,十堰所在的均州、竹山县、上津县等地被明朝军队占领,整个湖北境地至此基本上纳入了明王朝的统治范围。
上津第21次建县。洪武元年七月,明将邓愈击败元将李思奇,收编上津“豪民”张子贵,复设上津县,隶襄阳府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787页:上津县,洪武初置,属襄阳府。
上津第22次建县。《湖北省建制沿革》第787页,“(洪武)十年五月,省入郧县。(洪武)十三年五月复置,仍属襄阳府。”一废一立,仅仅过了三年。
唐朝时期,全国人口达到高峰。五代两宋及金元掳掠,上津及周边地区人口寥落。明初稳定发展也收效甚微,到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时,上津仅有居民163户、2797人。明初对鄂西北实行禁山政策,阻止流民进入,到永乐十年(公元1412年)时,上津有居民257户、1148人,户数虽有增加,人数却减少了一半以上(《十堰通史》)。
但改变上津命运、增加上津人气的,竟然是流民。明初苛政,逃军、逃囚者甚多。再加上起义军扰民和自然灾害等原因,到成化七年时,荆襄流民百余万。在多次镇压流民、驱赶流民之后,“流民多有逃往湖广荆襄等处深山藏住”,鄂西北的绵绵群山一时成为流民的天堂。到明成化八年(公元1472年)时,上津的人口因为流民而增加到2086户、7312人。为解决流民问题,力促社会稳定,明成化十二年十二月,明朝廷同意都御史原杰的奏疏,开设湖广郧阳府,下设七县,其中就有上津和郧西。新建的郧西县,割郧县武阳西五里(即: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里),析上津县东南津阳四里(今黄云、香口、马安、羊尾)。重新建制的上津县,面积骤减,隶属关系也由隶襄阳府改为隶郧阳府。但是,由于政策合理,社会安定,面积缩小的上津人口猛增。40年后,明正德七年(公元1512年)时,上津的人口增至16131人。
第23次建县,上关县。
清世祖顺治十六年(公元1659年),裁上津县并入郧西县。《四库全书·史部·皇朝通典·卷九十三》:顺治十六年省上津县入焉。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(公元1773年),郧西县划为6个乡,上津为北乡上津堡。
民国时期,上津的建制一直是乡镇。直到解放战争时期,1947年11月12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陈(赓)谢(富治)兵团四纵十二旅解放了山阳漫川关和郧西上津等大面积地区后,于13日在上津镇成立了上关县民主县政府,史称上关县,时辖今上津、六郎、夹河、关防和陕西省山阳县南宽坪、漫川及旬阳县蜀河、洛河,隶豫鄂陕(旋改鄂陕)边区第四专区(专区驻黄云)。1948年6月7日,成立陕南区党委、陕南行署、陕南军区,改第四专区为两郧专区,上关县隶之。1949年5月23日,撤销上关县,归入郧西县。
上关县是上津最后一次建县。由此,上津建置的次数为:23次建县、7次设郡、4次置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