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山胜境是中国古代道家理想中神仙居住的环境,如秦皇汉武时代传说的海上三山——蓬莱、方丈、瀛州,以及道经中记载的三十六洞天、七十二福地等,都被历代文人称为仙山胜境。而武当山早在魏晋时期已被称为“仙室山”,到了唐代,道经又把它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。明成祖大修武当宫观,其《御制碑》谓武当山“跨洞天之清虚,凌福地之深窅”,这就肯定了武当山为天下名山、仙山的地位。
明代文人不仅常把游武当看作是游“仙府”、入“仙境”,而且喜欢用“仙宫”、“仙家”及“海上三山”、“蓬莱”等词语描绘武当山的古建筑和自然景观。诗如:“太岳神仙府,玄都帝子家。碧攒天柱玉,红露榔梅葩……”(一庵);“仙宫遥在紫云边,仙乐曾闻白雪篇。莫怪武陵迷去路,可能天上住千年。”(高迁);“梦游太岳几多年,此日登临一爽然。仙乐依稀流汉水,具宫缥纱倚云巅。重峦叠嶂应无地,琪树琼花别有天。自笑尘根何日净,愿从此地学飞仙。”(李燧);“傍隐回岩绕径斜,幽寻无处不仙家。……登临若欲被灵异,回首蓬莱五色霞。”(李凌云)。游记如“将至遇真宫,则童冠羽人数十,提香鸣乐持幡帜来导,悠悠然度灌木溪横征暴敛之间,恍陟仙界。”(顾璽);“晓寻旧路归,始入玉虚宫。周遭类一大县,其虬柱龙梁,云榱藻井,砌以文石,覆以碧瓦,绮寮云接,飞阁雾连。其外金字银书之亭,真宫选客之宇,皆可为他山宫殿,其左右道宇玄观,幽宫秘室,千门万户。流水周于阶砌,泉声喧于几座,姹花异草,古树苍藤,分天蔽日。海上三山,忉利五院,依稀似之”(袁中道)。这些足以说明明代文人视武当山为“仙境”的观念。
在明代文人眼中,武当山既是仙境,也是“祗恐丹青画不如”的画境。明代诗人洪翼圣的《武当山道上杂咏》云:“五里一庵十里宫,丹墙翠瓦望玲珑。楼台隐映金银气,林岫回环画境中。”
画境是指画家根据画理 (如山水之乐、林泉之意等)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境。画理:山水以人工景物为装饰。好的画家在作画时非常注意各类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是否合宜,即是否合适、相称。一切人工,只有在它使自然条件生色的时候,才不是多余的。古代画家文人对宜与不宜有许多具体描述,下面我们结合武当山古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略作说明。
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说:“山腰掩抱,寺舍可安;断岸坡堤,小桥可置。”韩纯全说:“关者,在乎山峡之间,只一路可通,旁无小溪,方可用关也。……画僧寺道观者,宜横抱幽谷深岩峭壁之处。”
武当山仁威观、复真观是典型的隐藏于幽谷深岩峭壁之间的道观,仁威观位于香炉峰下,四山峭壁造天,浓荫遮蔽;一条山溪从正殿前流过,石桥拱立,清幽无比。王世贞《自南岩历五龙出玉虚记》云:“(仁威)观前石梁曰‘普福桥’,桥之胜,下靓深伏泉窦焉。上顾四山,若袓口而微缺,从缺之所而得日,草木皆媚。”
复真观又称太子坡,横抱于狮子峰山腰,下瞰九渡涧,山势巍峨,林木蓊郁,明代许宗鲁《太子坡》诗说:“太子何年去,名坡万古传。羊肠云外险,蜃市海中鲜。委巷通群帝,飞岩接九天。羽人栖碧落,清馨下冷然。”关于关隘的设置,清人唐岱亦认为:“至两峰狭窄之间,宜筑关隘,只一路可通。”
武当山有仙关二处,其一在元和观北的交通要道上,“人呼为进山门,山口颇狭隘,似武陵初入,林木森翠也”。明代诗人方豪诗云:“才入仙关便不同,元和校府茂林中。此山滋味甘如蔗,尽笑馋人口易充。”其二在九渡峰,为紫霄宫之正路,所谓“峭峰屹截,上摩青苍,石径湾还,白云来去,游人到此,万虑豁然”。明代军事家、诗人胡宗宪的《仙关》诗云:“一入桃园路转艰,天风吹我渡仙关。千层楼阁空中起,万叠云山足下环。揽辔自知王命重,杖黎聊与道心闲。玄房寂寂春霄冷,月上疏帘手可攀。”。
明代文人把游武当看作是在画境中漫步的诗文不少,如“闻道南岩景最奇,我来正值暮春时。画图原自天分设,诗料何须客构思……”(任维贤);“琳宫玉宇不春秋,涧涌碧霞向日流。诸殿遥从天外见,五龙恍若画中游……”(李凌云);“饭于道人舍,见南岩腾红惊绿,大似小李将军一幅横披也”(谭元春);“自一天门至二天门,道中奇峰突兀,远岫参差,游者戒心畏途,往往当面错过,不知身在陆探微画中也”(杨鹤)。由这些描述可以看出,武当山古建筑的设计是符合画理的,只要游人有一些欣赏山水画的经验和建筑审美的能力,就会发现其中的审美价值。
也正是基于历代文人这样的审美评价,1982年国务院批转的 《关于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》文件中,才会称武当古代建筑群“工程浩大,工艺精湛,成功地体现了‘仙山琼阁’的意境,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。”
|